一直以來,都在教育訓練師
但心中真正的夢想
是能教會運動員,從內而外的了解身體
知道自己在技術呈現上需要什麼
明白自己的優勢與劣勢
再整合到場上來完成技術
好喜歡照片裡的大家
那種投入的神情
棒球是一個充分需要關節角度的運動
操作上左右兩側又完全執行不一樣的功
最妙的!是棒球運動無論是投球還是打擊
需要充分的關節分離、又仰賴高度的身體連結
高活動範圍+高穩定需求的運動
訓練起來本來就很難
尤其是兩大球窩關節--肩與髖
兩者任何一處出現故障
不是死膝蓋與後腰
就是死手肘跟手腕
所以這三天的課程
很努力地教大家認識
兩大複合體:
#胸椎肩胛肩關節複合體
#腰椎骨盆髖部複合體
讓選手用身體體會胸椎動不了
然後出現腰椎、肩關節代償的現象
讓選手體驗髖部動不了
骨盆、腰椎、膝蓋代償的感受
身體能「辨識」出正確與錯誤的感受
才能在技術上把這樣的感覺用進去
今天~許多選手在球場跟我的對話
已經不再是哪裡不舒服
而是跟我討論,肱骨旋轉不足時
或是胸椎在某個動作或手腕在哪個角度受限時
該如何釋放張力
也有許多選手把話聽進去
訓練前後會自己在重訓室內
花時間活動關節、啟動深層肌肉
訓練後也知道利用哪些策略
來幫助自已從疲勞中恢復
這!才是課程教授的目的
#能被用出來的策略才是專業
認識身體只是第一步
下一步要走的,就是如何把這些感覺
與自身的訓練與技術整合與微調
加油喔!
#樂天桃猿
#嘉義春訓
#BelieveTraining